服務專線

首頁 骨質疏鬆
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  
種族:
 白人及亞洲人較黑人有較低之骨質密度。
生活型態:
包括抽煙、酗酒、咖啡因過量、缺少運動、營養不良、攝取維生素D不足或低鈣高鹽飲食及蛋白質不足或過量者。
性別、年齡及體質:
女性因骨質密度較男性低,又因停經後骨質大量流失,加上平均壽命較長,故患骨質疏鬆症為男性之6至8倍。此外年齡愈大、體型愈瘦小者,危險性也愈高。
遺傳體質:
有家族病史者。
性腺功能不足:
如早發性停經者。
藥物:
如利尿劑、抗癲癇藥、類固醇、甲狀腺素、四環素、肝素、化學療法。

骨質疏鬆症既然號稱是無聲無息的疾病,表示它並不會在早期引起任何症狀,常使病人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流失骨質,因為當發現骨質疏鬆症時,通常都是在發生骨折時,所以有『骨質疏鬆症』症狀大都與發生骨折或脊椎變形有關有關,這些症狀包括:
● 慢性疼痛。
● 腰酸背痛,早期可能局限某部位,後來可能遍佈全身。
● 行動能力受限,甚至無法行動。
●駝背,在長期的脊椎骨折壓迫後,有些脊椎會壓扁而致形成駝背現象,且身高會明
  顯變矮,嚴重時會矮上十公分多。
●脊椎、手腕或髖部等處骨折。
●脊椎或關節變形。